风雨百载,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方才迎来如今的繁荣昌盛。为了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体悟党的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河南工业大学“赤途星火”实践团队在7月5日开展了主题为“追溯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的线上线下结合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分别在全国多地革命纪念馆与烈士陵园进行实地考察,走访革命前辈,慰问军属,追忆峥嵘岁月,同时在社区,乡村以及社交媒体进行调研与宣传,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文化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感悟:访红色遗址 寻赤途星火

团队成员一同线上观看红色影片《建国大业》感悟红色历史,并线下收集材料阅读相关书籍以了解各地相关党史,为线下调研做准备。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诚如王尔德讲:“一个国家不可以忘记历史,不能没有英雄。实践第一站,团队成员郭伊凡前往当地红色遗址新乡市刘少奇故居,于青砖黛瓦的小院间步行过一道道台阶,窥见一位革命前辈的英姿,《共产党的修养(提纲)》一文被一笔一画庄重刻于墙面上,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有的光芒,也赋予这里强大的生命力,房间内1:1完美复刻刘少奇先生在书桌前为人民服务的姿态,供后人敬仰,也让精神永存于世实践第二站团队队员汤雁斐通过线上查询了解启东人民政府旧址和抗大九分校的相关信息,于7月10号前往参观感悟。启东人民政府旧址仅仅只有两层的小洋房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党员先锋们为保卫家园前赴后继的英勇事迹,也记录了前辈不惧生死,勇往直前为筹建第一届政府呕心沥血的光辉历史。抗大九分校,铸造民族栋梁的熔炉,记录着战争年代红军战士们边行军打仗边读书的艰辛也代表着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无数革命英烈的崇高理想,让人心生敬意,一步一步,宛若朝圣。实践第三站团队成员马维婷前往河南省信阳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从第一部分大别风雷星火燎原到第七部分千里跃进伟大壮举与结尾厅将星璀璨,深刻了解鄂豫皖人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先烈们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与顽强的英雄气概久久矗立于外馆雕塑前,感悟党的领导下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那段血与火的洗礼

最后一站,团队成员任逍遥与王璐瑶分别前往当地烈士陵园,在与工作人员的攀谈询问中了解革命前辈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于烈阳下在烈士碑前矗立,敬礼,难以忘怀。

调研:明珠颗颗照破山河

同期,团队成员对来访游客进行随机采访,其中,有每年都会带着儿女来参观的退役军人,三口之家有步履蹒跚但目光坚定的耄耋老人也有结伴而来青春洋溢的少年

老人们将革命的故事娓娓道来,少年们在鲜红的旗帜下昂首敬礼,让人看到新的力量,红色的力量。

“其实记住的有很多,深刻的也有很多,但总归就一句话——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7月11日,团队成员实地走访当地革命前辈,经历者,慰问军属,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建国至今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感受一代人的赤子之心。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慰问军属合照

宣传:多渠道传播 续红色精神

经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一个政党之所以伟大就是在于对历史的铭记与认同,在于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7月13日,团队成员开始进行线上调查问卷与线下实地调研,探析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学习媒介,从而深入基层,进行更直观,更具针对性的党史教育宣传。

调研发现,各个年龄段的群众均对红色革命高度且认同对党史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超过60%的人通过社交媒体了解革命文化超过80%的人每年固定前往当时红色景观,其中超过90%以学习了解烈士英雄的精神并培养自己或孩子的爱国精神为目的。

调研同样发现:各个年龄段均存在党史了解不足或不充分的情况超过50%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讲座班会或与同学洽谈相关内容了解,渠道单一。

针对调查结果,团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素材的整理,自发制作宣传海报线下前往所在地社区、乡村实地发放进行宣传讲解;与当地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沟通,在当地加大党史宣传力度,将党史学习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让更多的人切切实实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强大力量。

同时团队也将目光聚焦青少年群体,前往附近居民家中进行普及教育,也邀请青少年参与团队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体会感悟,也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


图为少年敬礼

同时疫情期间活动范围有限,团队利用线上媒体技术,制作视频,撰写简报,新闻稿等并投放到相关网站上,以获取更大范围内更多人的浏览已经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增强群众对党史学习的普遍性。

截至投稿,反馈良好。(河南工业大学马维婷)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 | 马维婷_5240 审发:陈晓红

参与评论(0)
相关推荐
学校频道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