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踏入校园
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指导
9月份,又有一批从幼儿园毕业的适龄儿童,跨入小学的大门,开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学习新知识就成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新生家长会有诸多担心与焦虑,毕竟幼儿园是以玩耍、游戏为主,他们担心孩子不适应小学生活,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也担心孩子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等。为了消除新生家长焦虑心理,为了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结合往届一年级新生出现的典型现象给予分析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常见心理问题
01丢失文具、课本
孩子丢三落四,最容易丢失的是铅笔,其次是橡皮擦。经常是上午带5支去,放学回家就只有1支或2支,更有甚者,课本也找不到了。老师讲台上堆一大堆失物无人认领,家长群里这个问那个寻找丢失物品。
建议措施:
1.上小学后,要保管的东西一下多了许多,孩子有点顾不过来。上小学前,孩子没有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来保管的意识;家长不够重视,觉得一支铅笔值不了多少钱,丢了再买就行了。的确,一个小东西不值多少钱,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所以在家要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摆放玩具,外出时,可以把孩子的一些小物品,小手绢,背包等,交给孩子自己保管。
2.反复叮嘱并引导自我检查。再就是在一些用品上贴上孩子的名字,比如校服、水杯、雨伞、雨衣等等,这样更方便孩子的保管,一旦辨认不清,老师也比较好作出判断。
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主要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视机等等。今后随着数字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还会有更多的电子产品融入我们的生活。电子产品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虽然说,很多电子产品的利大于弊,但从不利影响来看,主要是网络、手机等电子产品对自制力差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目前,中小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就是手机了,其次是电脑。作为家长,我们对这些现象并不陌生: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千方百计地想玩手机,好多孩子周末、假期不喜欢到户外活动,宅在家里玩手机、电脑;一群孩子即使聚集在一起,多数也是在组团打网络游戏;亲子相处,即使同处一室,多数是拿着手机在各自的虚幻世界里遨游。
手机已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重要难题: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哄孩子开心,手机无形中成为电子保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把玩电脑、玩手机作为和父母谈判的交换条件,甚至会用生闷气、哭闹、威胁的方式对抗父母。父母明知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健康和心理发展有害,却束手无策。假期每个小孩子都喜欢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但是,不加以节制的话,影响学习和视力。
建议措施:
1.合理安排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专家则建议:4-6 岁,每天大约20—30分钟,7-10 岁每天大约30—45分钟,11-13 岁每天大约60分钟。
2.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孩子们进行跑步、跳绳、踢足球、打篮球等体育项目,参与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动手参加制陶、编织等手工制作,既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又能远离电子产品的干扰。
期待9月1日迈入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大门的孩子们,你们个个活泼开朗,个个积极向上,顺利地开启你们的“小学生时代”!
来源:金华市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 审发:陈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