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它又被称为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起始,称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同样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放灯祈福习俗(安徽师范大学高雨浓提供)
元宵节是中国一个古老且传统的节日,最初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元宵节的习俗也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随着中国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相对初始阶段已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它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东汉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形成元宵节习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所以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至此而后的朝代,元宵节张灯渐成风气,唐代时期,张灯更是成为法定之事。伴随中外交流日趋加深,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元宵节也以它特殊的节日形式为人所知。
元宵节吃元宵习俗(安徽师范大学高雨浓提供)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元宵节在各地的习俗虽不尽相同,但仍有几项习俗是各地所不可或缺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经典的便是吃元宵,早在宋代,我国便开始流行,起初名叫“浮元子”,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即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元宵节自古有开灯祈福之俗,今仍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正月十五到来之际,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花灯荟萃,灯光摇曳,争奇斗艳可谓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之景,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街头巷尾,万人空巷,孩童们打着心爱的各式的灯笼跟随着大人,共庆元宵佳节。
元宵节放花灯和猜灯谜习俗(安徽师范大学高雨浓提供)
在《武林旧事》等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说的便是另一项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猜灯谜。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语因其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愿元宵佳节多喜乐,长安宁,岁无忧!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高雨浓 审发:陈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