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华中农业大学 王菁 冯飞鹏

7月炎夏之际,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云南昆明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走访十处红色革命旧址进行了调研。在调研选址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有着悠久历史的红色旧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在调研参观完西南联大联合旧址后,我们将其与之前调研的的旧址结合起来,对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怎样强化高校的学术研究氛围、教育性质的红色遗迹该如何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 初识联大

西南联大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老城。旧址内有闻一多先生篆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初入旧址,我们就看到了高高耸立的纪念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大举入侵,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迫于形势南迁至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文、法、商、师范等学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具有较强的历史原因。这个学校也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优秀学子,思想的火花在这里展开了碰撞,使西南联大学术之高度,人才之辉煌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极为罕见。


(团队成员参观调研图片)

刚进西南联大纪念馆,我们就能看到被围在一起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校旗。三面旗子的底部是昆明的地图,象征着三校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深入走近西南联大,我们观察到联大的生活条件远远谈不上优越,但联大师生在极其简陋、艰苦的环境中教学,共同传承者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而感到震撼。“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他们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也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辉煌坐标,他们也把西南联大打造成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

  • 探寻联大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曾说过:“看那时的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在天地间,着实让人感动。”南渡的悲愤,北归的期待,艰难中崛起,其中的信心和意志,是一代读书人的心态,也是知识分子强烈的家国情怀。

重温历史,可以从细节中发现时代的印记。据纪念馆相关资料记载与我们了解到的资料,西南联大的学生因为战乱,衣着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刚汇合时,学生们还明显地保持着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学生各自的着装风格,但随着抗战的持续与三校的逐步融合,昆明物资日益贫乏,学生们都无力注重衣着,服装逐渐统一。除此之外,一些学生还卖掉了已经有的物资或者寻求兼职来度过这些难关。但是物质的贫乏,使大家只有在精神上寻取尊严和骄傲,把所有的精神和力都投向学业和学术的追求,造就了西南联大的学术辉煌。

西南联大仅仅存在了九年时间,毕业学生3882人,却走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政宁、李政道)、173名两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师……

(联大风貌)

联大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老师们来自各个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思想碰撞。教授们由于学派渊源各不同,治学传统各异,讲课风格与教学形式都有较大的差异。这也造就了西南联大至今仍使人警醒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教育的民主与思想的包容使它至今仍然被人们交口相赞。

  • 再现联大

联大的学术辉煌可以复制吗?哪所高校能够再现其风貌?谁将是下一个西南联大?这些问题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梅贻琦在任清华校长的就职演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时势的紧迫迫使西南联大成立,优质的师资助推西南联大的成就。一代大师已然离去,但又会有新一代的大师崛起。各个高校只有充分吸纳优质师资资源,构建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形成优质的学术研究闭环,才能做到“大学”之成就,名副其实。

(团队成员参观)

那些穿着长袍,奔跑在战火洗礼中的大师们,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文人风骨,什么才是国之栋梁,什么才是文脉永存。联大已去,但联大精神永存。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 杨傲雪_5180 审发:陈晓红

参与评论(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