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仪式感”“神课,强烈推荐”……近日,南开大学通识选修课“周恩来与南开”如期结课,同学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课程感受。该课程由化学学院辅导员杨奇主讲,重点讲述周恩来与南开学校的渊源,引导学生主动发掘恩来精神与南开精神的契合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践行恩来精神、南开精神。课程由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专题研讨、朋辈交流、成果分享等多个环节组成。


立足南开校史,讲好恩来故事

该课程课堂讲授部分包括“家室渊源”“初入南开”“含英咀华”“锐意进取”“绩优毕业”“五四洗礼”“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南开”“新中国成立后的周恩来与南开”“南开学校对恩来精神的传承”等内容,让学生在一个个生动故事中学习周恩来的优秀品质,理解恩来精神的生成过程与内涵实质。

“周恩来是南开的杰出校友,是南开人的崇高楷范,也是南开精神的象征,了解周恩来的事迹和精神,尤其是了解周恩来与南开的历史渊源,应当成为每一位南开学子大学期间的‘必修课’。”杨奇在谈到开设课程的初衷时这样说道,“课程依托南开独有的校史文化资源,以校友周恩来为榜样,开展具有南开特色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显著”。


一、二课堂融合,强化育人效果

课程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增加了第二课堂的现场教学环节,组织部分选课学生前往天津觉悟社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展示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觉悟社成员组织和宣传革命斗争的事迹,诠释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奇介绍到,受疫情影响,本学期课程没能安排大规模的外出实践环节。疫情好转后,课程将增加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志愿讲解部分,并鼓励选课学生组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赴浙江绍兴、江苏淮安、辽宁沈阳和天津本地等周恩来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进行主题寻访和调研,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真正融合,增强育人效果。


引导自主合作,增强研究能力

除了教师授课外,课程还为每位同学提供了走上讲台的机会,分享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同学们自由结组,围绕“中国外交第一人”“魅力口才周恩来”“周恩来与他的家人”等话题,进行资料收集、专题研讨、教学设计,并登台独立授课,从多个角度呈现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作为“周恩来与南开”这一课程中心内容的延伸。师生同学、同研、同讲,系统全面又重点突出地勾勒出周恩来伟大的一生。

同学们的讲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别出心裁,各具特色。南开中学毕业的刘子鹏、张博文等同学专门回到高中母校搜集展示素材;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子琪、哲学院的姚怡顺用黄、棕、红、蓝4种颜色描述周恩来的精神品质,并通过色彩叠加,巧妙地阐释了恩来精神与南开精神的一致性;此外,还有小组将原创视频、改编歌曲、访谈记录等呈现在课堂上。


发挥朋辈力量,创造温情课堂

课程邀请了多位曾获得周恩来奖学金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前来交流,并邀请恩来精神展演团进行专题展演,用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呈现恩来精神。这些交流着眼于大学生生涯发展,通过向同学们分享个人或团队成长经历,引导学生立公增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需求结合,真正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该课程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授课教师风趣幽默,师生互动性强,每一堂课程都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课程还在两校区周总理像前为同学们拍摄了纪念合照,并为每一位选课学生颁发了专属结课证书,同学们直呼“走心”,纷纷表示“满满的仪式感”。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行动,为那些对周恩来有着独特情怀的同学们搭建一个探讨和研究的平台,培养更多恩来精神、南开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课程队伍中来,让恩来精神更广泛地进入南开大学课堂。”杨奇说。


来源: 南祥禹 审发:陈晓红

参与评论(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