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来自东南大学4个院系的9名优秀志愿者奔赴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开启一段与一百多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年级高中生的梦想之旅。在这里,东大学子开设了三十余门课程,涵盖中西方艺术、手工、体育、摄影、数学、前沿科技等诸多领域,以此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为同学们打开梦想的窗口、世界的大门,在快乐学习中促进五育融合、全面发展。
为了拓宽同学们的科技视野,我们开设了前沿科技领域和电路实验专题课程。科技类研讨课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实践操作大语言模型,了解国内外大模型领域的优势与不足,参与案例分析和项目设计,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反馈和建议;趣味电路课程带领同学们接触并体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搭建过程,旨在激发同学们对于电路设计的兴趣,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并认识我们当今的数字化世界以及集成电路的基本逻辑原理;趣味编程课为同学们介绍scratch编程软件,通过带领同学们一起编程,一起开发小游戏,培育计算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拓宽兴趣爱好与创造能力。
课程中包括了许多手工实践类课程,涵盖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引导同学们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扎染作为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扎染课通过历史解说、技法讲解、作品欣赏、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同学们体验设计、手工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岩彩绘画课将会为同学们介绍岩彩这一特殊画种,并和大家一起捡拾岩石,进行研磨,制作出特色的颜料进行绘画,传承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研讨介绍了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并让同学们体验楷书书写,学习楷书的基础各种笔画。在此基础上也会教导字形知识。在课程结束前教会学生们一些简单毛笔字的书写,并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折纸手工课介绍折纸,展示折纸的丰富与多样,激发同学们对折纸的乐趣,培育动手能力与观察力,培育空间想象能力。
在开设的课程中,包括了美育培养课程,增进同学们的艺术情操和鉴赏能力。古建简史课通过对远古至封建社会建筑发展历史的梳理,尤其是古代木构建筑的讲解,借助鲁班锁、佛光寺柱头铺作积木等教具,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木榫卯的智慧,体味其中的奥妙;艺术简史课对西方艺术发展历程的梳理和辨析,促进同学们形成艺术鉴赏思维,体会艺术的真谛;戏剧欣赏课讲解构成音乐剧的要素、起源及其拓展,分析经典音乐剧的特点,带同学们欣赏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方式,带领同学探索戏剧的魅力,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动画简史课让同学们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思考现代中国动画落后的原因,让同学们对动画有全新的认识;电影赏析旨在帮助同学们通过配色、台词、画面等要素对一部电影进行评价与赏析,让同学们在更好地理解电影艺术,提高审美水平;趣味诗词课将会用四个课时的时间,让大家去体验争奇斗艳的诗词游戏,去感受乐趣横生的诗歌共创,去追寻那些伟大诗人的身影,去重温那些震古烁今的华美篇章。
为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开设了一系列技能课程。辩论艺术课讲解辩论手法、辩论技巧,同时,通过开展辩论赛等形式,让同学们拥有一次亲身参与辩论赛的体验;财商提升课将会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带大家更好地理解财商,学会理财;商业研讨课旨在提高学生对商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解,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与老师和同学互动交流,提高自己的沟通和合作能力,通过近15年来我国的商业大事件,了解社会大背景下,经济技术的发展导向带来的种种变革;数码分享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对数码产品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解的课程,介绍数码产品和技术,帮助同学们提升数码素养,享受数码生活。
为配合当下高中生的课程学习,我们开设了学科拓展课程。地理探究课将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以特殊的地理现象为切入点,用探究的视角带领同学们分析现象以及背后的地理科学原理,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地理学素养,为同学们带来丰富的地理知识,启发同学们去探索自然、发现自然;数学史论课用生动的语言给同学们带来数学符号后面那些有趣的故事,让同学们爱上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信之所向”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加强民族交流为核心,集中开展了涵盖科技、体育、艺术、手工等多方面的美育课程。实践队员坚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本次托管帮扶项目,进一步推动新疆与内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合作共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来源:东南大学 冯禹硕 审发:陈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