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至11日,北京读懂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开展的“读懂新时代青少年成长与发展——青少年生命健康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正式启动,10日,作为项目组成员的一份子,我们与“先行部队”共同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了前期调研工作,深入大凉山腹地的越西县和昭觉县,开启了凉山之行。

为期两周的调研走访,我们共走进12所小学和初中,与家长、老师、学生、校长面对面交流。我们与孩子们共进午餐,共同感受学校的食堂氛围;走进教室,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观摩排练,听到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虽然我们已经回到了北京,大凉山的一幕一幕,还是会常常浮现在眼前。
临行前,我们也曾心存诸多疑问,早有耳闻大凉山是山区,近几年刚脱贫,据说很多县还没有通火车;据说那里的房子是土坯房中,就是那种无窗户、无开间,不通风、不透光的黄土房;据说那里很多人住在悬崖上,有个著名的“悬崖村”最高海拔2300米,悬崖村曾因外人难以抵达,又被称为“猴子居住的地方”,村民进出和孩子上学要靠攀爬藤梯,看看图片都感觉心惊胆寒;据说当地人只会说彝族语,那我们怎么沟通呢?带着这么多的据说和疑问,我们踏上了“大凉山之旅”。

大凉山人民的生活

走在越西县和昭觉县的街头,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小朋友来来往往,各色的小商铺门庭若市。在“学前学会普通话”的各方努力下,孩子们在小学已经能说出很标准的普通话。政府早已为其在县城建造了适合宜居的“安置房区”,山上的居民近几年也纷纷住进了县城。孩子们上学也都步行就可以到学校,学校的设施建设的还是蛮好哒!偌大的体育场,是我们看到后最羡慕的!虽然公路还在建设中,但是大部分的村子和县城都通了汽车。

大山里的孩子眼中的幸福

我们走访的每一个学校,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是跟哥哥姐姐或家里的老人一同住在县城里,方便上学。父母通常是外出打工务农,有时候一个月能见到父母,有时候要到寒暑假才能回家跟父母团聚。也因为此,孩子们一年级就自己背着书包步行20分钟上学,哥哥姐姐更是担当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衣服自己洗、鞋子自己刷、饭自己做,孩子们的自理独立能力很强。
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都会找四五个孩子一起聊一聊,问问她们对“幸福”的理解。出乎意料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说了一样的期待,“希望一家人身体健康、团团圆圆的在一起吃饭,就很幸福!”当我们问孩子们,上一次你感觉幸福是什么时候?孩子们的回答更是惊到了我们!孩子们竟然能把日期记得这么清楚!

“3月21日,那天我得了奖状,我爸爸回来了,一家人一起吃饭。”
“3月3日,我弟弟过生日,我妈妈爸爸回来了。”
“大概4月份,父母带我出去玩。”
... ...

万能的班主任

由于这两年的扶贫搬迁,县城里的学校,学生数量增加,小学班容量更是要在70人左右,有的学校更是达到了每个班级要90多人。当被问到有什么愿望的时候,一位老师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教一教50个学生的班级。” 想象一下,被90多个小学生叽叽喳喳围绕一天,会是什么感觉。有位老师说,她回家看电视从来不开声音,就想安静,不要再听到任何声音。听到这里,真的是感觉很心酸,这样的大班容量,老师们太辛苦啦!
因为很多孩子都是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城里学校老师常说的“找家长”,这句话在这里没有了作用,因为找不到。班主任就是万能的人。

学生在家如果生病了,要去医院。——因为老人也不方便送,只能找班主任。
学生辍学了,没有来学校上课,找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多次家访,做孩子思想教育工作,直到劝回学校。
学生被社会闲散人员诱骗,因偷手机行为、打架的行为被抓。——因为家长不在身边,只能找班主任来领人。
各种教学任务、项目评比入校,需要准备材料。学校开展集体活动,找班主任。
孩子的成长,原本需要家校社(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的教育,在这里,是靠班主任,靠老师们一肩挑。

孩子们的理想

“你长大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采访了每个学校的孩子们和家长。家长们跟我们聊了很多,可是怎么听不明白,才发现,家长们说的是彝族语,有家长志愿承担翻译,可翻译完,我们发现依然听不懂,原来“翻译”说的是四川话,说快了,我们还是不明白,于是第二个志愿者“翻译”出现,把四川话翻译成普通话,这次听明白啦,家长们都是一样的期待,“只要孩子争气,能读出来,不管怎样累,都会供他们读书,初中、高中、大学,而且政府有助学金、奖学金,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上学,我们不担心,希望孩子们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孩子们也有很多的想法,有的想成为音乐家、律师、医生等等,每个孩子眼中充满了对自己的未来的期待。给我们留下深刻影响的是一个名字叫“老师”的孩子,她说起这个名字是因为父母希望她长大以后能成为老师,她也希望自己能上大学,然后当老师,毕业后还回到大凉山做教育,帮助这里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凉山。
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孩子各有特长,比如奇特的地理地形帮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从大凉山走出了很多运动场上的明星,比如登上CBA赛场的黑鹰少年篮球队、取得杭州亚运会拳王的王港等。

记得看过的一个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通过组建合唱团,教给孩子们唱歌,改变了孩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故事。在昭觉县万达红爱心学校,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宝藏合唱团,正好赶上孩子们中午排练,有幸听到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在场的我们,听的心潮澎湃,这是我们听过的最震撼的现场版。

音乐老师皮特伍且老师说,他希望通过唱歌,让孩子能更加自信,能有机会走出大凉山,见识外面的世界,开阔她们的视野。这里还有爱运动的校长,带领学校11位体育老师,组织了足球队,带领孩子们用运动改变生活,靠踢足球,踢出大凉山。

后记

在大凉山的街头,我们总能看到习总书记在大凉山调研时说的话:“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并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凉山提供帮助。
置身其中的我们也深感自豪,感谢“读懂新时代青少年成长与发展——青少年生命健康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带我们走进大凉山,有幸为助力提升大凉山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教育生态优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大凉山,我们相信,你们的明天会更好!后会有期!


来源:盈德教育 审发:陈晓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