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电视里都是这么唱的。转眼间,腊八节悄然而至。

关于腊八节的溯源,要从先秦讲起。在那时的腊八节主要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

最有说道的是腊八粥了。腊八粥也被叫作"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均需赐予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也会在一起食用,或者馈赠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可谓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菱角、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

更为讲究的人家,会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较有特色的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再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

也有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的。这类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以求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天,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饮食习俗。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进罐子、瓶子等可以密封的容器里,倒入醋,封上口,冷藏静置。泡在醋中的蒜慢慢变绿,直至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以求来年气候不危害庄稼。

腊八面。在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喝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一个与美食相伴的节日。人们在美食中包含着对辛勤劳作的感恩之情,也表达了对来年美好的愿景。


在此,小宣祝大家腊八节快乐。 即使冬日严寒,也有冽冽暖阳。 今日大寒,遇上腊八, 愿生活当下如水,未来如诗。





来源:延安大学 吕行 审发:陈晓红

参与评论(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