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走进河南农业大学历史上一个重要关口,探寻下1912年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成立前后的故事。

曲折的生存与发展:

伴随国家民族命运的沉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这段历史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就是在这样的浩浩汤汤的大背景下,河南农业大学迎来了发展史上一次关系命运的大考。

1912年1月19日,民国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该办法共十四条,第一条就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

一纸令下,由河南大学堂改名的河南高等学堂再次改名,称为河南高等学校。

然而,这一改革不久后,民国政府公布学制系统,史称壬子学制。1912年10月,民国政府发布的《大学令》第二十条规定:“大学预科须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由于清末各类高等学堂实际上都是大学预科性质,所以这一学制公布后,全国各省份的同类高等学校纷纷停办或改办。比如,山东高等学校停办后,师生纷纷转入法政、农业等专门学校;浙江高等学校停办后,师生转入工业、农业等专门学校,两校合并后于1928年定名浙江大学。

身处其中,河南高等学校不能避其外,这个河南开办最早、层次最高的学校也面临停办或改办的抉择。

何去何从?这是关键时刻的一次命运抉择。

关键的抉择与担当:

开启学校历史新纪元

坚韧、不屈与坚持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基因密码。每当关键的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

河南农业大学的发展史上,也从不缺乏拥有担当精神的英雄。

面对学校存亡兴废的困局,时任河南高等学校校长的时经训在受民国学制限制难以为继的关键时刻,作出了一个对于河南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农业教育而言意义非凡的重大抉择:向河南提学司请示,建议将河南高等学校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时经训(1874~1919),字志畲,河南省通许人,著名教育家。他自幼读书,天资聪慧敏捷。一生博览群书,但却不受其约束,奇思伟论,令人悦服。清光绪二十三(1897)拔贡。1906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师范馆,在京任中书科中书、邮传部主事等职。回河南开封后,任开封府中学堂监督、河南省立第二师范学堂监督。1912任河南省高等学堂监督。10月,被河南临时教育学会选为会长。他慎交善谈,喜游名山大川,仰慕司马迁之为人。他专攻史地学,尤嗜金石。他以伊阙为拓拔氏文化之萃,数次亲往探求,监拓《伊阙魏刻百品》,精装于世。他还精心编撰成《河南地志》一书。此书体例新奇,文笔简约。其文物一门,充分证明了我国为世界文明古国之说,深为欧美学者所叹服。他还曾是指导甲骨学大师董作宾学习商简、进而了解甲骨文的入门导师。

时经训将河南高等学校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建议,获得河南提学使陈善同和河南都督张镇芳的支持,由张镇芳以“陆军上将衔河南都督”的名义于1912年11月3日具文咨请中华民国教育部查照立案。

(时经训)

11月15日,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教育次长董鸿祎、司长林棨(qǐ)共同签署文公文,咨覆河南都督:“高等学校改办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安置旧有各生办法,应准立案。”这份文件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现存于台湾“国史馆”。

也就是说,时经训的建议通过了。

通过对“中华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的解读,我们找到了河南高等学校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双重原因:那就是既迫于民国教育部学制改革的压力“不得不变通办理”,又因为河南省情、民情和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

迫于民国教育部学制改革的压力我们已经了解,为什么又是因为河南省情、民情和发展的需要呢?这个关键的抉择背后,还有哪些故事?

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对民族命运的呼喊与奔走

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明了河南高等学校改办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初衷与设想。这是我们的先辈对办学治校理念第一次清晰阐释,这段文字的每一个字都弥足珍贵,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1912年11月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文件)

“查专门学业农工商并重,而设学之初应就地方情形审择所宜。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而黄河流域农业发达尤早。豫省跨黄河中部之两岸,其地势平衍,土脉肥沃,森林畜牧以及蚕桑谷植在在相宜。且民性勤朴力穑,是资西晋北燕,年时豫省输栗以济,是河南土宜人性最与农业相宜。惟新学不讲,旧法是泥,致令水旱听之天,丰啬任之地,大利委弃良足概惜。河南农业不求改良,无以植工商之基础,即难与世界列国相竞争。现拟就本校改设农业专门学校……”——摘自中华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

在这份呈送民国教育部的文件中,时经训校长的笔墨铿锵有力,散发出挥不去的焦灼与热爱。那是对国家民族命运最深沉的爱,是对未来最美好的期盼和渴求,是农大人独有的那份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应运而生——这是一所本科层次的高等学府,是河南高等农业教育的发轫地。

(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址)

艰难的探索与奉献:

筚路蓝缕一路向前

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开办之初设址在河南高等学堂在开封前营门的原址,1914年迁往开封南关繁塔寺。1913年,学校开始招生,招收农科、林科两个学科各1个班级,每班60人,合计120人。

(1913年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初建时位于开封前营门的旧址)

1927年6月,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与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农科(国立第五中山大学)。自1913年招生到1927年合并为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办学14年,经过历任校长及广大教师的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共毕业学生397名。

在此期间,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对河南农林牧副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科学研究和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令人瞩目。

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郭须静,在法国凡尔赛留学5年,专攻园艺,尤精剪枝嫁接。他把香蕉苹果和玫瑰香葡萄接穗插条带到学校农场,使之适应本土;引入了西红柿的种植、烹饪技术,使西红柿成为河南夏季畅销的蔬菜。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学生张幼鸣,毕业后专攻棉花,把一生投入到植棉工作上,培育出岱子棉,并推广普及到河南全省,成为著名的植棉专家。

河南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且栽培较早,但以往只做些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法的比较和实验,真正的小麦育种培育,则始于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建立之后。

(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印章:

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关防)

历史的云卷与云舒:

几更校名愈彰兴农大任

1927年7月,因时局动荡,成立仅1个月的国立开封中山大学改名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1930年,再次改名为河南大学,农科成为河南大学农学院。

此后,历经艰难曲折、炮火战乱、流亡多地办学,农学院师生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同呼吸共患难,数迁其址不缀科教之志,几更校名愈彰兴农大任,矢志弘农报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1952年,河南大学农学院与医学院、行政学院一起,分别从河南大学分离出来,独立建院。

至此,河南农学院正式宣告成立。

(河南大学农学院院址)

1956年,河南农学院从开封搬迁至郑州文化路新校址。

(1957年,河南农学院迁址郑州时的校门)

1984年,河南农学院经批准,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各项事业发展也步入了新纪元。

(1984年12月20日,学校更名河南农业大学)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河南农业大学已走过百余年的历史,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愈发彰显着青春活力。

回眸过去,期间有那么多值得记忆和弘扬的宝贵时刻。其中,抗日战争期间流亡办学的历史尤其让人刻骨铭心。


来源: 徐峰 审发:陈晓红

参与评论(0)
相关推荐
教师频道
2021-01-13
教师频道
2021-01-13